建廉政文化 为和谐护航17份检察建议“挑刺”却受欢迎沈达 汤秋生
“十七大会议以后,我们正研究如何落实抓好廉政工作,检察院的这份建议书不但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,还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。”10月22日,海宁一村干部在拿到检察建议时欣喜地说。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有关单位在制度与管理、权力监督等方面存在问题与漏洞时,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提出的建议。海宁检察院检察长陈建钢认为,检察机关为构建和谐社会,为社会大局服务,就必须向社会“不和谐”挑刺,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。今年海宁检察院的17份检察建议发出以后,全部得到了有关单位采纳和落实,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,预防了犯罪发生。
化解纠纷,构建和谐 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纠纷,往往涉及一些群众的切身利益。对此,海宁检察院充分利用检察建议的规范性和快捷性,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状态。今年4月份,海宁检察院举报中心收到了一封联名举报信,反映该村账目存在重大经济问题,对此村民们意见很大,要求检察机关介入调查,给他们一个公道的说法。几天后,一些村民代表也集体到检察院接待室反映问题。该类集体上访如处置不当或久拖不决,将可能引起越级上访等严重情况,因此受理该案以后,检察长十分重视,当即作出批示:“迅速包案到人,并组织初查。”检察院调查后发现,该村账目收支缺口系村财务收支逐笔公开表错误所致,其他账目并没有问题,故检察机关认定案件性质不涉嫌犯罪,但该村的财务管理和村务公开的确存在问题。为切实解决纠纷,规范村务,检察院一方面专门制定了息诉息访预案,对集体来访的村民进行答复,陈情示证,缓和村民情绪,另一方面向村委会发去了检察建议,要求加强村财务管理,确保村务公开准确性,并为村民代表寄发了检察建议书,要求他们帮助监督落实。一个多月以后,有村民专程打电话来告诉检察官:“以前的村务公开栏我们不爱看,不真实!现在好了,一五一十的,每笔款项的来龙去脉都很清楚。”
监督公权,阳光操作 惩防并举,更加注重治本,更加注重预防,更加注重制度建设,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。今年,海宁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,个别部门为改善员工待遇,私下设置小金库。这个小金库虽每笔收支有严格手续,但却违反了国家财经纪律和相关财务制度。海宁检察院在查清案情的基础上,向该部门发出了检察建议,要求及时撤销小金库,切实加强行政管理,健全和完善财务制度,坚决杜绝以各种名义违规发放钱物的行为,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。该单位在收到检察建议的次日就拿出了整改方案,在五个工作日内就撤销了原来的小金库,还在单位内部掀起了学习法律法规的热潮,进一步完善了财务制度,并将整改情况作了书面总结,反馈给检察院。
堵塞漏洞,确保平安 近几年海宁市在“全国百强县市”排名中不断靠前,当地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也涨幅惊人,但是一部分民营企业存在重效益轻管理的通病,他们的用工制度、财物监督管理相当不规范,企业内部监守自盗的情形经常发生。海宁检察院今年办理了几起该类案件,分别是几个企业的业务员和仓库保管员等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,私下里藏匿公司货款或盗卖公司财物,牟取个人私利,数额巨大。不但给公司造成较大的损失,案发后也给企业的正常运转造成了不良影响,阻碍了企业的发展。办案人员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,针对这些企业存在的不同问题分别发出了检察建议,对企业用工制度和财务保障进行了特别强调,要求他们强化相关福利,开展“人性化”管理,加强法治教育,提高员工素质。检察建议的整改措施发出以后,其他不少企业也纷纷照搬,在海宁企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。
检校共建,预防犯罪 在校学生和未成年人犯罪也是海宁检察院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。近年来,一些技校和民办学校只注重传授技术和手艺,忽视了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指导,对一些“问题学生”更是置之不理,而一些家长在把孩子交给学校以后就撒手不管。学校、家长的“放纵”客观上使得一些学生更加容易走上歧途,学校和家长在孩子出了事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今年3月份,海宁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普通的抢劫案件时发现,犯罪嫌疑人尚某等四人竟都是同一所学校的学生。办案检察官经过查询犯罪记录后还发现,该校学生以前也有犯罪的记录。于是,在与校方沟通协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,海宁检察院向该校发出了检察建议,从预防学生犯罪的角度,建议该校对学生的法制观念、品行修养、教师素质、制度建设以及法制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改,并要求学校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。为使检察建议得到有效落实,今年检察院组成了校园法律宣讲团,开展学校普法宣传,定期给学生上法制课,至今该宣讲团已开展普法宣传6次,法制讲座12次。 |